发表于:2021-04-08 16:25:48
位于鼋头渚端部的灯塔,是整个风景区上镜率最高的景点之一。早在横云山庄建园伊始,园主杨翰西即在鼋头之上,立杆悬灯,为夜航船只导航。1924年夏,每天一班往返于无锡和湖州之间的大型多层客轮锡湖号开航(至抗战时停航),在1920年就任无锡县商会会长、又是该轮船公司股东和董事之一的杨翰西,发起集资建灯塔作为开航纪念,鼋渚灯塔得以拔地而起。
是年,在塔身上镶嵌秦毓鎏撰、张湛若书《锡湖通航纪念灯塔记》青石碑(张湛若为广勤纺织公司文员)。十年后,杨翰西的长兄杨寿枢撰书《鼋头渚灯塔铭》,又勒石镶嵌在塔身上。该灯塔于1982年翻修改建,同年9月10日竣工,塔身上加重檐琉璃顶、金山石贴面,高度从原来的12.6米增至13.1米,更显挺拔典雅。
在山水审美中,“美在典型”是最重要的法则之一。那么,太湖美,美在什么地方呢?美就美在山外有山,湖中有湖,山长水阔,重湖叠巘的山水组合上;美就美在山不高而清秀,水不深而辽阔,兼有海的雄伟和湖的秀丽,那种令游者亲切地感到景物宜人的合适尺度上。而“太湖佳绝处,毕竟在鼋头”之所以能成为至理名言,正是因为“鼋头”提供了欣赏这种太湖之美的最佳角度。站在鼋头眺望太湖,风景层次丰富多样,空间构图千姿百态,又随着季节、气象、视角等不断流逝的时间变化,而呈现出变幻无穷、绚丽多彩的诗情画意。
这里,天、水、云、雾、烟、霭是画幅的空白,山体、林木、峭壁、岛屿、风帆、鸥鹭是画幅的实体,真所谓“虚实相生,空白处皆成妙境”。鼋头之下,原有天然石洞。《横云景物志》称:“土人相传曰烟霞洞者,深可五六尺,高可一人,以石齿巉巉,下临湖底,俯视不见足迹,尤难下。临必掉小舟近之,亦奇境也”。
1990年代,为避免发生游览事故,已将烟霞洞填塞封闭。当年《横云景物志》所称鼋渚三洞中,现仅“归云洞”尚可涉足其间。